必赢net.95



          辊压机与球磨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如何实现合理匹配
          2012-4-22 23:15:38

           1 水泥磨系统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表1  辊压机及V型选粉机技术参数

          主要设备
          技术参数
          辊压机
          规格:PFG160-140,综合水分:≤1%~1.5%,入料粒度:最大80mm(50mm≤d≤80mm ,不应超过5%),出料粒度:≤2mm占60%以上 。
          0-Sepa选粉机
          规格 :PFN1500,水泥产量 :54~90t/h ,成品细度:比表面积320~360m2/kg,设备阻力 :1.4~1.8kPa。
          “V选”
          规格 :PFVX3000;处理风量 :220000m3/h。
          旋风筒
          规格:2-Φ3300mm ;处理风量:150000~180000m3/h;设备阻力  :1000~1300Pa 。

           

                 工艺流程:除铁后的物料送入l号斗式提升机 ,由斗提送至辊压机稳料小仓,并与“V选”选粉后的粗粉混合后喂入称重仓 ,称重仓的物料以料柱的形式喂入辊压机 ,辊压机将喂入其中的物料挤压成含有许多细粉和碎料的料饼。出辊压机料饼由2号循环斗提输送V型选粉机。经“V选”打散分级后,通过V型选粉机的循环风将细料带入旋风除尘器,其粗粉返回到稳料仓,细粉随选粉空气进入旋风除尘器被收集下来 ,经空气输送斜槽送至0-Sepa选粉机,经O-Sepa选粉机选粉后 ,成品由收尘器分离后直接入库 ,粗粉经Φ4.2×13m球磨机粉磨至水泥成品后卸出 ,与收尘分离的细粉混合后入库。

          2 生产初期存在的问题

            本系统是由两个独立的系统组成 :辊压机预粉磨系统和管磨机粉磨系统,只有实现两个系统的合理匹配才能实现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在生产初期,由于经验不足 ,对该系统的运行原理了解不够深 ,出现了许多问题。曾出现辊压机带料不稳,不能有效地形成连续稳定的料柱 ,辊压机振动大,出现缓冲仓塌仓 ,经常损害辊压机压力变送器和氮气囊等。由于喂料的波动,导致进入水泥磨的物料量波动,不能给水泥磨一个稳定均匀的喂料。导致水泥细度波动很大 。水泥台时保持在140t/h左右 。后对辊压机缓冲仓下料管进行改造后 ,效果较好 ,能保证形成连续稳定的料柱,只要保证水泥磨研磨能力,基本都可以控制调整循环风机的阀门就能控制整个系统稳定 。但台时也只有145~150t/h,达不到设计台时 ,为能提产降耗,分别对辊压机、“V选’,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改造 。
           
          3 影响辊压机产量及产品细度的因素
           
            3.1 辊压机压力  、通过量及仓压
            对一台辊压机而言,只要辊压机规格参数已确定,在中控操作过程中能调整的只有压力和通过量 ,所以找出一个合理的压力和通过量 ,是提高辊压效果的关键。为保证辊压机电流不超出额定电流 ,必须对压力和通过量进行控制。如果假设辊压机主电机电流保持不变 ,则液压系统的压力与料饼厚度呈反比例关系 。即增大通过量 ,增大料饼厚度,就必须降低液压系统的操作压力。反之亦然。稳定辊压机小仓料位,确保在辊压机两辊问形成稳定连续的料床 ,充分发挥物料间应力的传递作用以保证物料的高效粉碎。对不同压力和通过量时的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对不同压力和通过量时的对比

          压力
          /MPa
          插板开度
          /%
          台时/(t/h)
          辊压机电流
          /A
          料饼厚度
          /mm
          比表面积/(m2/kg)
          出料粒度
          /mm
          8~9
          80
          145
          56~64
          16~25
          165
          ≤2mm占60%以上
          9~10
          85~90
          156
          68~80
          18~32
          178
          ≤2mm占70%以上

            3.2 V型选粉机分级效率
            该系统采用的是静态“v选”进行打散和分级 ,静态分级机的分级效率取决其自身内部的工作状态,内部没有活动部件,物料进入选粉机后靠重力向下运动,被机内的阶梯式导流板冲散 ,气流通过导流板间隙将细粉选出。所以影响分选效果的因素有入选粉机物料的密实度 、料幕的形成 、“V选”布风面积和风压等  。
           
            在运行时,发现入“V选”下料口,偏向一边下料较多,下料过于集中 ,以类似料柱的形式落下,不仅难以将其中的细粉分出,并且由于下料多端阻止循环风通过  ,而没料端通过大量的风,造成分级风的短路 ,没有同处于连续打散过程的物料作充分有效的接触,无法形成有效的分选风力场,此时的分级效率低下 ,大量的细粉无法从物料中被有效分选,一部分在循环风中循环  ,一部分返回辊压机,辊压机工作效率降低。出现辊压机辊距变小 ,循环量增大 ,时常有塌仓现象,后对入“V选”下料口改造,分别在入“V选”下料自制作了三个分料板,呈‘品”字形分布 。运行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
           
            3.3 旋风筒分离效果
            本系统采用的是蜗壳式270°大蜗壳进风口,以降低阻力。影响旋风筒流体阻力及分离效率主要有两大因素 :一是旋风筒的几何结构;二是流体本身的物理性能。
           
            该旋风筒本身结构已经定型,由于物料、辊压机辊压效果的影响,进入旋风筒的颗粒级配波动很大 ,旋风筒入口风速、料气比及旋风筒的漏风等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旋风筒选粉效率。在生产过程中旋风筒的外漏风很容易被发现,但是下料管处的内漏风很难发现,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漏风位置越接近旋风筒卸料口,漏风对分离效率影响越严重。减少旋风筒卸料口的漏风对旋风筒的分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3.4 O—Sepa选粉机选粉效率及选型
            该系统采用的是N-1500型O-Sepa高效选粉机,在生产过程中 ,选粉机没有达到预期的分选效果 。在台时达到160t/h时,进入选粉机的料气比大于最佳值2.5kg/m3 ,其选粉效率仅在35%~40%左右,严重制约了磨机能力的发挥,影响磨机粉磨效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选粉浓度过大,选粉机超负荷运行,即选型小;二是该选粉机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 。撒料装置不能有效形成料幕,不能形成有效的分选风场。理论计算要求选粉风量在2000~2800m3/min之间 ,考虑富裕选粉量应该选择N-3000为最好。选粉风量的计算公式 :
           
            N=Q(1+CA)×1000/60Cs
           
            式中:N——处理风量,m3/min ;
               Q——磨机产量 ,t/h ;
               G——磨机循环负荷率,其最佳值为1.5~2.0 ;
               Cs——料气比,其最佳值为2.5kg/m3 ;
           
            经计算得出:N=2000~2800m3/min。
           
          采取的措施
           
            (1)辊压机压力、通过量合理的选择是低耗高产的关键 。压力太高导致细粉太多 ,辊压效率较低,且出现塌仓,循环负荷增加,形成的料饼太实,“V选”打散效果差。压力太低 ,成品量降低,氮气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通过量的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辊压机斜插板的高度能实现。通过不断摸索,确定物料进入辊压机后在9~10MPa压力作用下 ,形成密实料饼,辊压机运行电流70~80A,运行辊距在15~25mm,缓冲仓仓位控制在60%~70%之间,循环负荷控制在250%~300%之间 。
           
            (2)“V选”入料口制作了“品”字形分料板,使得入料能充分打散开 ,形成稳定连续的料幕 ,分选效果大大提升,这个可以从循环风机阀门和电流体现出来。应定时清理“V选”内部多孔板积灰 。
           
            (3)定时清理旋风筒入口积灰,恢复了双板锁风阀密封性,防止卸料阀下气流倒流而导致旋风筒选粉效率降低。补焊了部分磨透的旋风筒顶部。
           
          总结
            (1)Φ1600×1400mm辊压机与Φ4.2×13m球磨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 ,只有实现两个系统的合理匹配才能发挥较大的效率 。既要保证辊压和分离效果又要保证水泥磨研磨效果  ,才能达到水泥磨系统的优质低耗。经过改造调整后水泥台时达160t/h以上。
           
            (2)风的走向和漏风对系统分离影响很大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重视各漏风点的管理,合理调整风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江苏必赢net.95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