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net.95



          污泥处理技术(资料)

          污泥处理的定义及分类

           

          1.污泥的定义

          污泥处理(suldge treatment):对污泌泥进行浓缩、调治 、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 。


          2.污泥的分类


          污泥处理前,首先要了解污泥的分类,才能确定污泥处理的方法:

          2

          污泥处理步骤

          1浓缩

                首先,原污泥通过污泥泵由二沉池打到另一个池子中从而和上清液分离。因为原污泥的含水率通常能达到99.5% ,所以污泥必须浓缩 ,有多种可行的方法用于减少污泥的体积。

                 例如真空过滤和离心等机械处理的方法通常用于将污泥以半固体形式处置之前 。通常这些方法是污泥焚烧处理的准备工作。如果计划采用生物处理,则多数才用重力沉降或者是气浮的方法进行浓缩 。这两种情况所对应的污泥仍然是流态的。

                重力浓缩池的设计和运行类似于污水处理中的二沉池。浓缩功能是主要的设计参数,为了满足更大的浓缩能力,浓缩池基本上比二沉池要深。一个设计正确 ,运行良好的重力浓缩池至少能提高两倍的污泥含泥量。

                也就是说 ,污泥的含水率可以有99.5%减少到98% ,或者更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重力浓缩池的的设计要尽量基于中式结果的分析,因为合适的污泥负荷率与污泥的属性的有很大关系的。

                 如果采用溶气气浮浓缩,需要有一小部分的水 ,通常是二沉池出水 ,在400kPa的压力下充气。这种过饱和的液体通入罐底 ,而污泥在大气压下通过。气体以小气泡的形式和污泥中的固体颗粒黏附 ,或则是被包围 ,从而带动固体颗粒上浮到表面 。浓缩了的污泥的上部被除去,而液体由底部流回溶气罐充气。


          2降解消化

                体积减少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 ,在处置之前需要将之转化为惰性成分。最常用的方法是生物降解稳定。因为这个过程目的在于将物质转化为最终无菌产物,所以常应用消化的方法。污泥消化既能进一步的减少污泥体积也能使所含固体转化为惰性物质并且大体的上没有病菌。通过厌氧消化或好养消化都能达到污泥消化目的。

                污泥含有多种有机物 ,因此需要多种微生物来分解。有关资料将厌氧消化中的微生物分为两类:产酸菌和甲烷菌 。所以 ,我们也能把厌氧消化分为两步 。

                第一步  ,由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组成的产酸菌通过水解作用溶解有机固体。接着溶解质由发酵作用转化为酒精和低分子量分子。

               第二步 ,有严格厌氧菌组成的甲烷菌将乙酸、酒精、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因为两种菌群只能在无氧的环境下存活 ,所以厌氧消化的反应器必须是密闭的。设计容器的时候同时也要考虑另外的一些因素,例如 :温度、pH值和混合物搅拌。

                 污泥也可以通过好氧消化稳定。这种消化基本上只能用于可生化污泥而不能用于初沉池污泥 ,伴随着二沉池和污泥浓缩池中污泥体积的减少,这个工艺需要不断的鼓气。好氧消化多应用于深度曝气系统 。再者 ,好氧消化对环境条件不敏感,也不局限有流行变化。

          3处置

                 污泥消化以后,污泥中的有机物能被去除并且能进一步的减少污泥体积。接下来,污泥需要处置。多种方法可以用来有效的处置污泥。其中包括焚烧 、卫生填埋和用作化肥以及土壤改良剂。原污泥可以用来焚烧,可以有效地减少含水率。添加燃料可以用来引起和维持燃烧,城市垃圾也可能用来达到这个目标 。原污泥和消化污泥也可以用卫生填埋来处置 。


                污泥的土地应用实践了好几年 ,而现在只限于处理消化污泥 。污泥的营养成分有利于植物成长,而其颗粒特性可用于土地改良 。这些应用局限有饲料作物和非人类消费,而运用于支持可食用植物的可能性正在研究中 。污泥土地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植物富集金属毒性和水体富营养污染。污泥的应用可通过在流态时由喷淋器喷淋、沟渠导流或直接注入土壤。去水污泥可以由传统农用机械铺设在土地之上在和培养土壤。


          3
          几种污泥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污泥的卫生填埋

                 这种处置方法简单 、易行、成本低,污泥又不需要高度脱水,适应性强。但是污泥填埋也存在一些问题,尤指填埋渗滤液和气体的形成 。渗滤液是一种被严重污染的液体,如果填埋场选址或运行不当会污染地下水环境。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若不采取适当措施会引起爆炸和燃烧。


          污泥的直接土地利用

                  污泥土地直接利用因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 、有机部分可转化成土壤改良剂成分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处置方式,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 ,可减少污泥带来的负面效应。林地和市政绿化的利用因不易造成食物链的污染而成为污泥土地利用的有效方式 。污泥用于严重扰动的土地(如矿场土地 、森林采伐场 、垃圾填埋场、地表严重破坏区等需要复垦的土地)的修复与重建,减少了污泥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威胁,既处置了污泥又恢复了生态环境。


          污泥的焚烧(专业制造,江苏必赢net.95集团

                  湿污泥干化后再直接焚烧应用得较为普遍 ,没有经过干化的污泥直接进行焚烧不仅十分困难,而且在能耗上也是极不经济的。

                  以焚烧为核心的污泥处理方法是最彻底的污泥处理方法之一,它能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但是其缺点在于处理设施投资大,处理费用高,设备维护成本高,而且产生强致癌物质二恶英。


          4
          污泥处理新技术


          1
          免费处理处置

                 该技术创新采用污泥洗涤工艺,首先洗出污泥中有机物质,分离无机物质污泥土 ,再将有机污泥浓缩进行高温厌氧消化处理。沉淀污泥经过洗涤洗出污泥中一半固体无机污泥土,减少了一半生物处理量,节省工程投资和处理费用;单独处理有机污泥 ,去除了无机污泥土在反应器中的沉淀 ,减少了设备磨损和反应器的维护 ;沉淀污泥经过洗涤洗出污泥中大部分容易沉淀的重金属和无机污泥土,提高了有机肥的品质  ;洗涤出的污泥土还可生产路面彩砖、透水砖。


                  其他创新工艺:超高温厌氧消化 、多级厌氧消化、沼渣漂浮等 ,污泥生物处理速度提高了几倍和沼气产量提高20%以上。沉淀污泥生物处理系统,工程设计创新采用地埋式 、紧密型、多级消化反应器设计 ,几个独立的厌氧消化反应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节省建筑材料,采用混凝土结构造价低廉。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厌氧消化反应器普遍采用地上式结构 ,地上式结构能使配备设备便于维护和有利沼渣排放预防沼渣沉淀。该生物处理系统工程设计很好地解决了配套设备的维护和沼渣沉淀 ,系统配备设备少,只需要几台水泵,就是水泵坏了更换一台用不完20分钟 ,保证设备检修不停产 ;沉淀污泥经过洗涤去除了容易沉淀的无机污泥土,有机污泥经吹浮系统作用全部漂浮不会沉淀 。地埋式厌氧消化反应器不仅投资少 、不占用土地 ,而且还能防地震、防雷击和使用寿命长、减少消化系统的热量损失 。

                 以设计一个日处理600吨含水量80%的沉淀污泥洗涤、生物处理厂 为例 ,处理能力 、污泥含水量与大连夏家河污泥处理厂(2010年全国示范工程第一名)完全相同 ,与其相比仅需要20%投资。处理厂日常运营费用较低  ,处理污泥产生的副产品沼气发电创收,沼渣制成有机肥料创收,污泥土生产路面彩砖、透水砖创收,生物处理沉淀污泥不要政府补贴资金和污水处理厂支出污泥浓缩费、运输费,还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

                处理厂日常营运费用较低与大连夏家河污泥处理厂相比,处理一吨含水量80%的沉淀污泥节省政府补贴资金135元(全国最低价)和污水处理厂支出的污泥浓缩费、运输费总计在200元以上 。沉淀污泥洗涤、生物处理厂占用土地面积少,筹建在污水处理厂中 ,适合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较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可添加当地餐厨垃圾、化粪池垃圾、市政下水道污泥及周边企业、村镇小型污水厂污泥一起处理,增大处理规模实现盈利 。目前国内外现有污泥处理技术还没有能够达到免费处理 、处置污泥的水平。


          2
          石灰投加技术

                 脱水后的污泥进入料斗,料斗中加入石灰和氨基璜酸,石灰投量为湿泥量的10%一15%,氨基璜酸的投量约为石灰投量的1%。由于氨基璜酸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氨气 ,增强了整个工艺的杀菌效果,降低了反应温度。污泥、生石灰和氨基璜酸在料斗中搅拌后 ,由双螺旋进料机推入柱塞泵进料口,通过柱塞泵送入反应器,在70℃下停留30 min,输出的产品可达到美国EPA PART503 CLASS A标准。反应后的污泥泵送至料仓 ,密封容器中产生的气体经洗涤塔处理后排放 。

               该工艺的特点 :

          1)pH>12 ,延续时间长,杀菌彻底;高pH使大部分金属离子沉淀,降低了其可溶性和活跃程度 ;


          2)污泥的含固率可提高至30%;去除了污泥中的臭气 ,系统全密封,无环境污染;


          3)系统全自动 ,操作维护简单 :加入少量氨基璜酸,减少了石灰用量和反应时间,降低了运行成本。


          3
          污泥碳化技术

                  所谓污泥碳化 ,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 ,使污泥中的水分释放出来,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污泥中的碳值 ,使最终产物中的碳含量大幅提高的过程(Sludge Carbonization o在世界范围内 ,污泥碳化主要分为3种。


          (1)高温碳化。碳化时不加压,温度为649—982℃。先将污泥干化至含水率约30% ,然后进入碳化炉高温碳化造粒。碳化颗粒可以作为低级燃料使用,其热值约为8 360—12 540 kJ/kg(日本或美国)。技术上较为成熟的公司包括日本的荏原 、三菱重工、巴工业以及美国的IES等。该技术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但由于其技术复杂,运行成本高 ,产品中的热值含量低 ,目前尚未有大规模地应用,最大规模的为30删湿污泥 。


          (2)中温碳化。碳化时不加压 ,温度为426—537℃ 。先将污泥干化至含水率约90%,然后进入碳化炉分解。工艺中产生油 、反应水(蒸汽冷凝水)、沼气(未冷凝的空气)和固体碳化物。该技术的代表为澳大利亚ESI公司。该公司在澳洲建设了1座100t/d的处理厂。该技术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但由于污泥最终的产物过于多样化 ,利用十分困难 。另外,该技术是在干化后对污泥实行碳化,其经济效益不明显,除澳洲一家处理厂外 ,目前尚无其他潜在的用户。


          (3)低温碳化 。碳化前无需干化 ,碳化时加压至6—8 MPa,碳化温度为315℃,碳化后的污泥成液态 ,脱水后的含水率50%以下,经干化造粒后可作为低级燃料使用,其热值约为15 048~20 482 kJ/kg(美国)。该技术通过加温加压使得污泥中的生物质全部裂解 ,仅通过机械方法即可将污泥中75%的水分脱除 ,极大地节省了运行中的能源消耗。污泥全部裂解保证了污泥的彻底稳定 。污泥碳化过程中保留了绝大部分污泥中热值,为裂解后的能源再利用创造了条件14t。

                 污泥水解热干化技术污泥水热干化技术通过将污泥加热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污泥中的粘性有机物水解,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 ,可以同时改善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性能。随水热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增加,颗粒碰撞增大 ,颗粒间的碰撞导致了胶体结构的破坏 ,使束缚水和固体颗粒分离。经过水热处理的污泥在不添加絮凝剂的情况下机械脱水的含水率大幅度降低。

                 污泥的水解宏观上表现为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减少和COD 、BOD以及氨氮等浓度增加。水热干化技术采用浆化反应器,通过闪蒸乏汽返混预热浆化、蒸汽与机械协同搅拌,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在水热反应器中,采用蒸汽逆向流直接混合加热的方式,强化了传质传热过程 ,可以避免局部过热结焦碳化:在连续闪蒸反应器中,实现了系统能量的有效回收。


          4
          微生物水解干化蛋白提取

                  污泥微生物通过水解破壁处理后 ,其胞内蛋白质和水分得以释放 ,再经过固液分离后,可到含水率35-45%(减量70%以上)、有机物消减40-50%的污泥残渣和可资源化利用的含蛋白液体。目前天津裕川环境在该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


          4
          微生物水解干化蛋白提取

                  污泥微生物通过水解破壁处理后 ,其胞内蛋白质和水分得以释放,再经过固液分离后,可到含水率35-45%(减量70%以上) 、有机物消减40-50%的污泥残渣和可资源化利用的含蛋白液体。目前天津裕川环境在该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

          微生物蛋白提取流程图


                 污泥经水解处理后 ,其含蛋白液体经浓缩后可作为蛋白发泡剂和有机肥等利用 ,污泥残渣可用做覆土、绿化土 、土壤改良剂和建筑材料等。

          微生物蛋白提取后端处置路线


                 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质提取工艺中保证了重金属不会进入蛋白质,而蛋白可以用于工业制品,也可以进入农业,但这些也都要企业自身完成产业链整合的工作。目前裕川环境的污泥蛋白质提取工艺已成功运用,后期有望通过产业链上企业间的有机协调,打通蛋白进入农业的后端产业链 。


          5
          热水解+厌氧消化

          热水解预处理技术是以含固率15%~20%的脱水污泥为对象进行的厌氧消化技术。


          具体而言 ,该工艺是通过高温高压热水解预处理,以高含固的脱水污泥(含固率15%~20%)为对象的厌氧消化技术。


          工艺采用高温(155℃~170℃)、高压(6bar)对污泥进行热水解与闪蒸处理,使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和大分子有机物发生水解、并破解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壁,强化物料的可生化性能,改善物料的流动性,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池的容积利用率、厌氧消化的有机物降解率和产气量,同时能通过高温高压预处理,改善污泥的卫生性能及沼渣的脱水性能、进一步降低沼渣的含水率,有利于厌氧消化后沼渣的资源化利用 。此工艺已在欧洲国家得到规模化工程应用 。


          与传统消化相比,该工艺具备以下特色 :


          (1)有机物转化率高

          (2)无害化水平提高 ,完全杀灭病原菌,泥饼达到A级 ;

          (3)PH略高,可降低沼气中的H2S和CO2浓度,使CH4含量提高;

          (4)减少污泥体积 ,提高污泥稳定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江苏必赢net.95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维护: